“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包含的内容除了大家理解的 “未病先防”防止疾病发生之外, “既病防变”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疾病发展也是 “治未病”思想的一部分。
未病先防重在养生,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关乎正与邪两方面,所以未病先防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加强人体自身的正气,同时防止外邪的入侵。
精神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血阴阳等平衡失调而发生疾病。在疾病过程中,情志的波动又能使疾病恶化。脑部的精神系统疾病与情志因素的关系尤为密切,所以在保护脑健康的治未病思想中,保持精神舒畅尤为重要。
“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对多种慢性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在脑部疾病中,加强锻炼对预防中风、老年痴呆等病的发生都很重要。
保持身体健康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适当节制和安排。
提高自身正气抗邪能力的同时,还要防止病邪的侵害,对于天气骤变,流行性疾病,嗜烟嗜酒等明确可能致病的因素要尽力避免,这是预防的有效方法。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后要及时诊断,寻求有效的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一. 早期诊断和治疗
疾病的发展往往是由轻到重的,疾病初期病情较轻,正气较盛,抗邪和康复能力较强,多是疗效最易显著的时期,因此在疾病早期给予正确的治疗则可避免重症的发生,切忌忽视身体上的小变化,小问题,更不要讳疾忌医。
二. 了解疾病的规律
疾病是不断变化的,而人体又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当身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疾病必然会影响身体其他部分的功能,这就是疾病的传变。疾病的发展与传变都是有着一定的规律的,了解疾病相应的发展和传变规律及时做好准备及治疗,可以有效延缓大部分疾病的病情发展。所以患者及家属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同时多了解一些疾病的特征及规律更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